社区大学转学 | UCSD数学系
Lynn 是一位来自杭州的学生,高考失利后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选择前往美国社区大学重新开始。在 UC Transfer 的专业指导下,她一步步理清方向,聚焦自己擅长的数学领域,最终顺利转入 UC San Diego 的数学系。她的经历告诉我们,走弯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是否愿意主动调整方向、坚持前行。社区大学并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一条照样能通往顶尖名校的实用之路。
Q1. 请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Lynn,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高中在我们本地的一所普通中学读的,说不上是特别拔尖那种学生。高考其实考得不算理想,所以后来决定换条路走走,去美国读社区大学,后来转学进了UC San Diego的数学系。
Q2: 你是怎么找到我们并且决定由我们来为你服务的?
当时是在公众号上刷到你们的案例,说实话第一眼就觉得还蛮靠谱的,讲得蛮细的,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风格。我爸妈也一起看了,说你们给人的感觉挺实在,就约了个顾问聊了一次。聊完之后我们就基本决定走这条路了,也就这么开始合作了。
Q3: 你是如何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
其实我从小数学就还不错,脑子里喜欢琢磨逻辑那些东西。但因为当时高考没发挥好,一直有点不甘心。去社区大学之后你们建议我把精力放在强项上,慢慢也有了方向。UCSD在数学领域还蛮有名的,我自己查了些教授和课程设置,就觉得挺想去试试。
Q4: 在申请的全过程中,你是如何制定时间规划和把握关键节点?
说实话我自己是那种计划性不太强的人,一开始上社区大学的时候也不太懂那些IGETC啊、major requirements这些术语。还好你们帮我做了一份完整的课表规划,每个学期要修什么课,什么时间该准备文书、推荐信什么的,帮我列得很清楚。我只要照着执行就行了。
Q5: 你在冲刺目标学校时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战?
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时间压力吧,特别是申请季那段时间,又要维持GPA,又要准备文书,还要处理一些突发事情。那时候有点焦虑,心态也不稳。你们顾问有时候半夜还会回我消息,帮我捋清思路,才慢慢走出来的。
Q6: 在文书和面试阶段,你有哪些突出的亮点或难点?
我写的是关于我在数学学习中一个“卡壳”又突破的经历,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成就,但你们说这种细节其实更真实。难点是我这个人表达不太花哨,容易写得平淡,是你们一步步帮我打磨出来的,让内容既自然又有层次。
Q7: 申请或面试中,你有没有遇到让你印象深刻的突发或意外情况?
没有任何出乎意料的发生。
Q8: 你经历过被拒信或 Waitlist 吗?是如何调整心态或采取补救措施的?
有啊,UCLA把我放了waitlist。我当时有点沮丧,甚至一度不太想再写补充材料了。但你们说得好,“申请是为自己争取选择权”,所以我还是写了update letter,也做了补充资料。虽然最后没被转正,但整个过程让我心态成熟不少。
Q9: 在签证办理上,整个程序都顺利吗?
总体挺顺的,材料你们都帮我检查过好几遍,连面签时的小细节都提醒得很到位。我那时候其实还蛮紧张的,但模拟面签练了几次之后,自信好多了,去现场就是几分钟搞定。
Q10: 入读后,你在适应新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遇到哪些困难?
刚开始还是有点水土不服,比如吃饭不习惯、英文听不太懂。上课节奏比我想象中快,第一学期差点崩。但后来你们给我推荐了一些校内的support资源,还有学长学姐带着我慢慢适应,现在就顺多了。
Q11: 生活成本和学费支出方面,你是如何规划的?
我们家经济条件还行,但我自己也不想太依赖父母。社区大学那两年成本不高,后来你们也帮我分析了UCSD的生活开销和住宿选项。我也打算之后申请校内工作,尽量自食其力一点。
Q12: 毕业后,你对就业和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我希望本科毕业后能申请研究生,走应用数学或数据方向吧,最好能在加州找一份实习或者工作。当然,如果有机会回杭州发展也不错,毕竟家里人在这边,做教育科技、AI那些方向我也有点兴趣。
Q13: 你个人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和成长感悟,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觉得人生不会每一步都顺,但关键在于愿不愿意调头。高考失利不是终点,我选了另一条路,也走到了理想的地方。你们一直跟我说“走弯路的人更懂得选择”,现在我很认可这句话,也希望更多像我这样的同学知道——社区大学这条路,其实也可以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