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直申美本 | Rice机械工程
来自武汉的Jalen,从小受担任机械工程师的父亲影响,对动手实践和结构设计产生浓厚兴趣。高中阶段,他在家自组装3D打印机、参与机械臂项目,展现出扎实的工程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在我们的规划指导下,他将这些真实经历打磨成有深度的项目材料,并通过文书展现出对工程的热爱与理解。最终,他成功获得Rice University机械工程专业录取,未来希望进入制造或航空领域深耕实践与研发。他的故事体现了:工程热爱不一定从竞赛开始,动手思维同样能通向顶尖名校之路。
Q1. 请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叫Jalen,来自湖北武汉。我高中读的是本地的一所重点中学,主攻理科方向。今年我拿到了Rice University机械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因为我爸是机械工程师,从小就看他修东西、画图、改装家电,我对这方面耳濡目染,慢慢也产生了兴趣。现在能去Rice这样注重工程实践的学校,我挺激动的。
Q2: 你是怎么找到我们并且决定由我们来为你服务的?
我爸一个同事的孩子通过你们申请去的康奈尔,说你们对理工科方向的申请比较有经验。另外就是和我对接的顾问罗老师,也是詹姆斯的球迷哈哈,比较有缘感觉。
Q3: 你是如何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
其实我从初中开始就知道自己不太适合文科,一直对机械、电路、动手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高一做了一个简易机械臂的项目之后,我就更确定自己想读机械工程。Rice的工科虽然不像MIT那么有名,但它本科阶段很注重实践、师生比低,工程课程很扎实,对我这种想先把基础打牢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合。
Q4: 在申请的全过程中,你是如何制定时间规划和把握关键节点?
基本我没有制定什么都是你们制定的哈哈。然后在家里主要还是我爸妈挤牙膏推着我走。。。不过该完成的你们布置的内容我都完成的而且没有miss过deadline。
Q5: 你在冲刺目标学校时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战?
相比很多竞赛党,我在奖项方面不是特别突出,但你们帮我把我之前做过的机械项目,包括我自己和我爸一起组装过的一台家用3D打印机,提炼成项目经验,还让我写了一篇反思报告,变成了活动亮点。我觉得比“拼谁比赛多”更真实也更有效。
Q6: 在文书和面试阶段,你有哪些突出的亮点或难点?
主文书我写了小时候我爸带我修洗衣机的经历,从“为什么马达烧掉”这个小问题引申到我对系统设计和工程逻辑的兴趣。你们说这个故事有细节、有温度,不是那种假大空的“梦想工程师”。难点是我一开始写得有点像理科分析题,后面你们帮我加了很多“人”的部分,比如思考、犹豫、转变,让整篇文章读起来更自然。
Q7: 申请或面试中,你有没有遇到让你印象深刻的突发或意外情况?
不太记得,应该没有。其实在你们的督促下,按部就班完成就可以了不太会有意外的。
Q8: 你经历过被拒信或 Waitlist 吗?是如何调整心态或采取补救措施的?
有几所学校给了我Waitlist,也有一两所拒了。当时你们也跟我复盘,说其实不是能力问题,是匹配度的问题。Rice给我录取的时候我正好在忙学校一项机器人演示,看到录取通知那一刻真的松了口气,也感觉这两年的付出没白费。
Q9: 在签证办理上,整个程序都顺利吗?
呵呵。。。面试官问我毕业以后什么打算,我说在美国工作。他楞了一下。。。我马上改口说,在美国实习一年,就回国找工作。我感觉我差点被拒了。。。其实这个你们在面试培训的时候提醒过我怎么回答,不过我一紧张就忘记了。。。好在反应快。
Q10: 入读后,你在适应新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遇到哪些困难?
刚到美国肯定有适应过程,尤其是语言表达的节奏,跟上理工科的课程节奏也需要时间。但Rice的教授很友好,学生之间交流也很多,找项目、问问题都挺方便的。我觉得理工科在美国就是得主动一点,机会很多,但不会送上门来。
Q11: 生活成本和学费支出方面,你是如何规划的?
Rice还好,不贵。而且周围生活成本也比较低。我有一些同学去纽约或者旧金山的,那里比我这里贵。
Q12: 毕业后,你对就业和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我希望本科期间能进实验室做结构优化或能源系统类的项目,毕业后先工作两年,争取进入航空或者机械制造方向的企业。
Q13: 你个人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和成长感悟,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觉得“喜欢动手”这件事其实挺被低估的。不是所有工程生都是靠竞赛和数学公式起家的,也有人是从一把螺丝刀、一块电路板、一台废旧打印机开始喜欢上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