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学转学 | UC Berkeley商学院
Jimmy 来自成都,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了美国社区大学作为学术起点。在UC Transfer的系统规划和全程陪伴下,他凭借稳定的学术表现与扎实的活动背景,成功转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Haas商学院,实现了从地方中学到顶尖商学院的飞跃。这个案例不仅展现了他对商业的热情和执行力,也证明了曲线升学同样可以通往梦想之路。
Q1. 请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Jimmy,来自成都。我高中就读于本地的一所重点中学,对商业和经济一直比较感兴趣。高中毕业后,我决定先去美国读社区大学,之后成功转入伯克利的Haas商学院。整个过程挑战不少,但也让我收获颇丰。
Q2: 你是怎么找到我们并且决定由我们来为你服务的?
当时是在公众号看到你们写的一篇关于社区大学转入UC名校的文章,内容非常实用而且很朴实。我和家人觉得你们不是那种只卖梦想的机构,而是真正在帮学生规划路径。后来联系上你们后聊得也很深入,很快就决定了合作。
Q3: 你是如何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
其实我从高一开始就对商业案例和管理策略类内容非常感兴趣,喜欢看《哈佛商业评论》。你们建议我做了一些职业测评和校内外实习,进一步验证了这条路适合我。学校方面,我的目标一直是加州大学系统,尤其是伯克利的Haas。
Q4: 在申请的全过程中,你是如何制定时间规划和把握关键节点?
社区大学的转学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你们帮我制定了两年的课程规划表,确保我在满足IGETC和major prerequisite的前提下,也保留了灵活性。同时,在每学期的课业压力和申请节点上,都会有顾问进行提醒和调整,确保我节奏不乱。
Q5: 你在冲刺目标学校时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维持高GPA的同时参与有分量的课外活动。为了申请Haas,我参加了学生会、也做了一个校内商业竞赛项目。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幸好你们在申请季前就提醒我要提前布局,而不是最后几个月再“补经历”。
Q6: 在文书和面试阶段,你有哪些突出的亮点或难点?
我最重要的文书写的是我在社区大学组织一个针对国际生的创业工作坊的经历。这个故事不只是展示了我的领导力,也体现了我对商业教育包容性的思考。难点在于如何用英文准确传达这种“社会价值”的表达,好在你们的外籍编辑给了不少反馈,提升了整体文书的层次。
Q7: 申请或面试中,你有没有遇到让你印象深刻的突发或意外情况?
没有任何意外,感觉都挺顺利的。
Q8: 你经历过被拒信或 Waitlist 吗?是如何调整心态或采取补救措施的?
没有,我拿到了所有学校的offer。也因此被你们称作“大满贯”选手。
Q9: 在签证办理上,整个程序都顺利吗?
总体很顺利,尤其是你们帮我把所有表格、面签问题都提前准备得非常完整。虽然我一开始对面签有点紧张,但模拟训练之后就自信多了,现场面签也非常顺利。
Q10: 入读后,你在适应新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遇到哪些困难?
从社区大学转到UC最大的不同是节奏更快、竞争更激烈。前几周我有些跟不上,但我主动找了校内mentor,还报名了学习小组,慢慢就适应了。你们也在转学后持续给我心理支持,这让我觉得不是“转完就结束”。
Q11: 生活成本和学费支出方面,你是如何规划的?
我和家人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预算管理,社区大学阶段开销比较小,所以我们把更多资源留给UC阶段。同时,我自己也找了校内兼职,申请了奖助学金,整体来看还是在可控范围内。
Q12: 毕业后,你对就业和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我打算在大三暑假申请投行或咨询类实习,如果顺利,希望毕业后能在美国先工作几年。长期来看,我也考虑读MBA,未来可能在中美之间从事商业管理或创业项目的工作。
Q13: 你个人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和成长感悟,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觉得“路径可以不同,目标可以一致”。不是所有人都要一开始就进名校,关键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持续努力。从成都到社区大学,再到UCLA,每一步都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过程虽不完美,但每一站都让我更坚定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