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学转学 | UC Berkeley应用数学
来自长沙的Allen,高中辍学后在社会上漂泊多年,直到25岁才决定重新出发。在我们的帮助下,他通过社区大学重建学术基础,明确目标与规划,最终成功转入 UC Berkeley 应用数学专业。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错过了常规路径,只要愿意重新开始,依然可以逆风翻盘,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Q1. 请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叫Allen,长沙人。我的求学路径比较特殊,高中读到高二就中途辍学了,之后几年都在社会上打零工,也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方向。直到25岁,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觉得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经过和家人的沟通,我决定重新开始,通过社区大学转学,现在我已经顺利进入了 UC Berkeley 的应用数学专业。
Q2: 你是怎么找到我们并且决定由我们来为你服务的?
我家人是通过朋友推荐了解到你们的,说你们在帮助“非传统路径”的学生方面经验很多。第一次沟通的时候你们顾问非常务实,没有过度包装,而是认真听了我的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分析和具体方案。我很快就决定交给你们来做规划。
Q3: 你是如何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
我小时候数学就比较好,即使高中没读完,这个兴趣也一直在。到了社区大学,我修了几门数学课后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方向,也能学进去。你们也帮我分析了专业发展和转学策略,建议我冲 Berkeley 的应用数学,难度高但值得尝试。于是我们就确立了这个目标。
Q4: 在申请的全过程中,你是如何制定时间规划和把握关键节点?
因为起步晚,所以时间特别紧张。你们很早就为我制定了详细的两年规划,从每学期该修什么课,到GPA控制、什么时候准备文书、提交材料,所有节点都列得很清楚。平时还有定期进度跟踪,对我这种缺乏自律习惯的人帮助非常大。
Q5: 你在冲刺目标学校时遇到了哪些主要挑战?
最难的还是心理压力。一方面我比大多数同学年纪大,另一方面我曾中断学业多年,缺乏信心。再加上英文环境下学习数学,刚开始也确实吃力。你们不断鼓励我,把注意力拉回到当下的任务上,让我更专注于自己的成长轨迹,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Q6: 在文书和面试阶段,你有哪些突出的亮点或难点?
我的文书写了我辍学后的经历,以及这些年在社会上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你们帮我挖掘出其中的成长转变,从“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到“主动选择回归学习”。写作初期我的表达还比较零散,是你们一点点帮我整理和调整,最后的内容既真实也有逻辑。
Q7: 申请或面试中,你有没有遇到让你印象深刻的突发或意外情况?
中途有一些个人情绪波动,比如因为申请压力大或者外界杂事影响心态。但你们建议我把情绪转化成素材和动力,比如在文书中适当表达反思,这对我帮助挺大。过程虽然不容易,但也让我更加专注和清醒。
Q8: 你经历过被拒信或 Waitlist 吗?是如何调整心态或采取补救措施的?
没有,我只申请了伯克利。我知道你们其实也不建议我这样做。但是对于我来说,浪费了这么多时间,现在如果不去更好的名校,意义不大。
Q9: 在签证办理上,整个程序都顺利吗?
非常顺利。你们的签证材料清单非常清晰,我按照步骤准备好文件、照片和回答内容。还提前做了模拟面试,真正去签证的时候几乎没有卡壳,几分钟就通过了。
Q10: 入读后,你在适应新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遇到哪些困难?
前期还是有些不适应,特别是课程节奏很快,周围同学也比我年轻。但我也渐渐适应了新的角色,参加了数学学习小组,积极参与讨论和项目合作。你们也有发过一些关于适应期的建议邮件,对我帮助蛮大。
Q11: 生活成本和学费支出方面,你是如何规划的?
我们家有提前准备一部分预算,我自己这么多年也有些存款。我在校内也争取了一些助教机会,既能积累经验,也能补贴日常开销。
Q12: 毕业后,你对就业和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我希望毕业后能从事数据分析或技术建模类的工作,先在美国积累一些项目经验。长远来看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应用到教育科技或社会研究类的项目中,帮助更多像我一样中途转向的人群找到方向。
Q13: 你个人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和成长感悟,可以跟大家分享?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人生真的可以重新开始。**虽然我起步晚,甚至错过了常规的读书年龄,但只要你有决心开始,有人愿意帮你规划、陪你走,依然可以走到想去的地方。这几年,我最大的改变是开始对自己负责,并且相信未来是可以靠自己争取的。